那帮驻扎在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的美国大兵,会不会在某个深夜被噩梦惊醒,梦见自己的雷达屏幕上一片死寂,下一秒整个基地就化作了一片火海?
这事儿听着像好莱坞大片,但美国空军自己好像真的有点慌了。你看他们最近这几年折腾的那个叫“敏捷作战部署”的玩意儿就知道了。说白了,就是要把飞机、人员这些宝贝疙瘩,从日本嘉手纳、冲绳这些经营了几十年的豪华大基地里给挪出来,分散到太平洋上一大堆犄角旮旯里的小破机场去。这操作,简直就像是富豪突然不住豪宅,非要搬去乡下打地铺,图啥呢?
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这不是主动求新求变,纯粹是被逼的。为啥?因为他们心里门儿清,那些曾经固若金汤的超级基地,现在在某些人眼里,可能跟摆在桌面上的靶子没啥区别。以前那种大张旗鼓的战争模式过时了,现在流行的是“沉默的暗杀”。能让五角大楼这么紧张,背后肯定藏着个让他们后背发凉的狠角色。
这个狠角色,关键就在一架飞机上——中国的歼-20S。这飞机怪就怪在,它是个“双座”的隐身战斗机。多出来的那个座位,可不是给新来的飞行员练手用的,那上面坐着的,是整个无人机“狼群”的总司令。这脑洞,简直绝了。你想想,一个隐身的“狼王”,带着一群同样隐身的无人机小弟,悄无声息地摸到你家门口,这谁受得了?
这一下就把美国人给整不会了。他们手里最牛的F-22,生产线都关了多少年了,想改成双座?下辈子吧。至于那个F-35,本身就是个小身板,驾驶舱里再塞个人进去,估计飞行员得练缩骨功。没办法,只能让F-15EX这种四代半的飞机来带队。这画面就搞笑了:一个老爷车,举着个大喇叭,领着一群穿着夜行衣的刺客去执行秘密任务,生怕别人看不见。整个机群的隐身优势,瞬间归零。
光有“狼王”还不行,得有“狼群”。这些年,咱们在各种航展上看到的那些新奇古怪的无人机,现在回头一看,原来都是拼图里的一块。那个长得跟缩小版F-22似的无人机,一看就是个空中格斗的好手,专门负责给“狼王”扫清天上的障碍。还有那个叫“攻击-11”的,造型科幻得跟外星飞船一样,它的任务就一个:撕开敌人的地面防空网,对着那些关键目标一顿猛砸。甚至还能有专门挂着反舰导弹的无人机,在海上溜达,专找对方的航母下手。
这套玩法,已经不是简单的“1+1=2”了。国际战略研究所(IISS)的专家早就说过,未来的空战,一定是有人机和无人机协同作战的天下。谁能先把这套体系玩明白,谁就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。现在看来,咱们好像已经悄悄地把作业给写完了,而且还是个优等生。
更要命的是,这帮“狼群”还学会了新招数,叫“双重穿透”。啥意思呢?就是不仅飞机本身是隐身的,让你看不见,它扔出去的家伙事儿,你也拦不住。你想啊,一架歼-20S或者攻击-11,仗着自己隐身,神不知鬼不觉地飞到你防空导弹的探测范围之外,然后“嗖”地一下,扔出去一颗像鹰击-21这样的高超音速导弹。
这玩意儿的速度快得离谱,飞行轨迹还跟喝醉了酒一样乱晃,你那套“爱国者”、“萨德”系统,对着它基本上就是个摆设。第一层隐身突防,你没发现;第二层高超音速突防,你拦不住。这简直就是降维打击,让人一点脾气都没有。
当然,之前也有人说,这些无人机个头小,腿短,飞不了多远,打打“第一岛链”还行,想威胁到三千公里外的关岛,有点够不着。这话放在以前可能没错,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。你看看咱们海军下饺子的速度就知道了。那个福建舰,装了电磁弹射器,不光能弹射重型战斗机,弹射这些小个头的无人机更是小菜一碟。还有那个076型两栖攻击舰,名义上是两栖舰,实际上也装了电磁弹射,活脱脱就是一艘专业的“无人机航母”。
这就好比给“狼群”安上了无限续航的移动基地。这些航母就像一个个移动的“蜂巢”,可以把成百上千的无人机带到大洋的任何一个角落,然后像蜂群一样释放出去。作战半径一下子就拉长了几千公里,整个西太平洋都在打击范围之内。
而且,这还不是终点。外界一直在传的那个H-20隐身战略轰炸机,一旦亮相,那将是补上这个打击体系的最后一块,也是最重要的一块拼图。到时候的画面可能是这样的:H-20从中国内陆机场起飞,作为远程的空中指挥所和武器库;而在遥远的大洋上,福建舰和成群的076,释放出铺天盖地的隐身无人机。一个覆盖整个太平洋,从战术层面到战略层面,无死角的打击网络就这么成型了。
美国人几十年前在科幻电影里吹过的牛,如今正被中国人一步步地变成现实,就是不知道,这个剧本的结局,他们喜不喜欢。
中国股票配资网在线登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